夫是之谓谁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
柳絮多头绪,桃花好面皮。
夫是之谓谁,东海比丘泥。
鉴赏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絮多头绪,
桃花好面皮。
夫是之谓谁,
东海比丘泥。
诗意:
这首诗词以酒后观赏观音像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诗中通过柳絮和桃花两个意象来描绘人的内心与外貌之间的矛盾。柳絮指的是飘落的柳絮,象征着人生中的种种烦恼和纷乱;桃花则代表美好的外表和面子。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对比,探讨了人们追求表面光鲜而忽视内在的现象。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的语言,通过对柳絮和桃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柳絮多头绪”一句暗示了人们内心的烦恼和纷乱,而“桃花好面皮”则指出人们追求外表的美好和虚荣。通过对比,诗人以一种幽默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人们追求表面光鲜而忽视内在真实的现象。
最后两句“夫是之谓谁,东海比丘泥”则是一种反问,诗人意味深长地问道:“这些追求表面的人,他们到底算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否只是像东海里的比丘泥一样虚有其表?”通过这种反问,诗人对人性的批判和反思更加深入。
整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人性追求的真实和虚幻之间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是白玉蟾作品的特点之一,也是这首诗词的魅力所在。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