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淮阳感怀》是唐代诗人李密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涂士对时世的不满和忧伤之情。
诗中的金风和玉露分别代表初秋的凉爽和晨露的沉淀,营造出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用"金风"和"玉露"来形容大自然的美好,与此同时,将自己的心情与之连接起来。
诗人在这个秋天的夜晚感叹,穷涂士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诗中描绘了野地的景象,葭苇和草木繁茂,村庄荒凉,这个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寥和无奈。
诗人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远眺,倚靠着他的独立,凝视着远方,感受到了许多的悲伤。他的衣袖湿润,表明他内心的悲伤和思索。他怀念古人的智慧和高风亮节,对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政治局势心存怀疑。
诗人提到了秦朝和汉朝的政治不平衡,将樊哙和萧何作为典型,意味着当时社会上草莽英雄的无奈境遇。然而,诗人的一句"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暗示着他对未来的希望,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成为传世之人。
最后,诗人寄望于那些有抱负和志向的人们,并自怜自身虚度光阴,感到惭愧。
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夜的景色和穷涂士的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它以浓烈的悲伤和思索之情,展示了诗人对古人智慧和高尚品质的敬佩,并寄望于将来能有机会成为一位传世之人。
李密简介
隋代·李密的简介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 ► 李密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