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平云阁偶作》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陵阳郡的事情非常稀少,我懒散地守着长久的胜利享受半日的闲暇。到了晚上,我必定要登上高阁,因为在其中我对云山毫不厌倦。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了他对陵阳郡事务的冷淡和懒散,以及对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作者将自己描述为懒散地享受胜利带来的闲暇时光,但在日暮时分,他仍然渴望登上高阁,欣赏云山的美景。这种对自然景观的追求显示了作者对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向往。
赏析:
1. 冷淡的陵阳郡:诗中提到陵阳郡的事情很稀少,反映了作者对政务和琐事的冷淡态度,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2. 懒守长赢半日闲:作者以懒散的姿态享受胜利带来的闲暇时光,表现出对功成名就的淡然态度,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3. 晚后上高阁:暮色降临时,作者选择登上高阁,意味着他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追求心灵的升华和超脱。
4. 无厌是云山:作者表达了对云山景色的喜爱,他对云山的美景充满了欣赏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的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陵阳郡事务的冷淡和懒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诗词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由自在、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展示了作者对美的敏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闲愁一点上心来
-
际平芜千里
出自 宋代 李弥逊: 《念奴娇(癸卯亲老生辰寄武昌)》
- 懒趁寿阳钗上燕
-
潢池风俗
出自 石麟: 《贺新凉(寿处州刘守)》
-
景强偏感高僧上
出自 吴越僧: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共六首》
-
城中同此月
出自 宋代 徐照: 《刘明远会宿翁灵舒西斋》
-
筍例减常犹费说
出自 宋代 赵蕃: 《张伯永和诗以仆送筍减于常年复用韵以调一笑》
- 恨吾年已衰
-
邑里萧条无吠狗
出自 明代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怆然有》
- 云庵懒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