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文同的名句 > 屈折自屏风

屈折自屏风

出自宋代文同的《稠桑见荆山

“屈折自屏风”出自宋代文同的《稠桑见荆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ū shé zì píng fē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万岭郁丛丛,盘云气势雄。
纵横谁画笔,屈折自屏风
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
无由更停马,此意恨如蓬。

鉴赏

《稠桑见荆山》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稠桑见荆山,
Amidst lush mulberry trees, I see the Jing Mountain.
盘云气势雄。
Coiling clouds display a majestic scene.

纵横谁画笔,
Who can capture its grandeur with a brushstroke,
屈折自屏风。
As it twists and turns, hidden behind a folding screen.

倒树出断外,
Upside-down trees emerge from the broken landscape,
乱云生掩中。
Chaotic clouds conceal the central view.

无由更停马,
Unable to halt my horse's pace,
此意恨如蓬。
I'm filled with regret and longing.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稠密的桑树和雄伟的荆山,以及盘旋的云雾,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神秘。在这幅景象中,树木倒映在水中,云雾遮掩了山的轮廓,给人一种错综复杂、变幻无穷的感觉。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但也带有无奈和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感受。诗中的稠桑和荆山是具体的形象,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脉动。

诗人运用了倒树和乱云的形象,给整幅画面增添了一种独特的变化和流动感。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表达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幻无常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无由更停马,此意恨如蓬"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无法停留之感,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此意恨如蓬,蓬草随风飘散,暗示着作者对美景的留恋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中蕴含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对人生的意义有所思考。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