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乌生八九子》是一首宋代文同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乌鸟在南山上,
在层崖的巅峰生下子。
它们收拢着初生的羽毛,
相互嬉戏于晴朗的云雾之中。
早晨,它们饥饿地集结在土堆上,
傍晚,渴望的它们来到岩石前。
它们居住在深深的林中,
自足地度过了一整年。
为何要离开这里的安乐,
难道不甘心舍弃这片叶子?
它们反而喜爱庭院中的树木,
群鸟飞向碧蓝的天圆。
尽管高枝踏步尚未稳定,
乌鸟的身影已随着弦音潜行。
因为它们明白万物的规律,
主宰者默默地掌握着权力。
所有云雾都热爱这份生命,
生与死的期限早已注定。
出入已经有了定数,
何必叹息于先后次序呢?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上一对乌鸟的生活情景,通过乌鸟的视角,展示了它们在山林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对生命规律的领悟。诗中的乌鸟在山巅层崖上繁衍后代,它们在清晨和傍晚分别集结和栖息,享受着山林的安宁。诗人以乌鸟的行为反映了人生的哲理:乌鸟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喜欢宁静的树木,而不是离开家园。诗词最后表达了生死有命、人事已定的观念,呼唤人们不必纠结于先后次序,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这首诗通过乌鸟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寄托了诗人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