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调粉笔分妆处
出自宋代:文同的《和吴龙图韵五首·二色芙蓉》
蜀国芙蓉名二色,重阳前后始盈枝。
画调粉笔分妆处,绣引红针间刺时。
落晚自怜窥露沼,忍寒谁念倚霜篱。
主人日有西园客,得尔方于劝酒宜。
鉴赏
《和吴龙图韵五首·二色芙蓉》是宋代文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蜀国芙蓉名二色,
重阳前后始盈枝。
画调粉笔分妆处,
绣引红针间刺时。
落晚自怜窥露沼,
忍寒谁念倚霜篱。
主人日有西园客,
得尔方于劝酒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名为二色芙蓉的花朵。在重阳节前后,芙蓉开始盛开。诗人通过绘画和刺绣的比喻,描绘出芙蓉花在绽放时的美丽景象。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的倾慕之情以及自我怜悯的心情。最后两句表明,主人经常有西园的客人,诗人在这样的欢聚场合中,感叹芙蓉花的美丽,并表达出劝酒的意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芙蓉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芙蓉花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化。他用"画调粉笔分妆处,绣引红针间刺时"的比喻,将花朵的绽放过程形容得生动而具体。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芙蓉花的情感和思考。他在黄昏时分独自凝望着露水中的芙蓉花,感叹自己的孤寂和寒冷,并希望有人能体会他的心境。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诗人在酒宴中的欢愉心情。
整首诗词以芙蓉花为主题,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趣。诗人通过对芙蓉花的观察和自我感慨,抒发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变化,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