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文同的名句 > 谒斋僧去便垂帘

谒斋僧去便垂帘

出自宋代文同的《江原张景通善颂堂

“谒斋僧去便垂帘”出自宋代文同的《江原张景通善颂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è zhāi sēng qù biàn chuí li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庭前云盖碧巉岩,堂上先生雪满髯。
说药客来聊下榻,谒斋僧去便垂帘
种时法好花难谢,买处钱多石易添。
子舍光荣身壮健,只将香火事华严。

鉴赏

《江原张景通善颂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庭前云盖碧巉岩,
堂上先生雪满髯。
说药客来聊下榻,
谒斋僧去便垂帘。
种时法好花难谢,
买处钱多石易添。
子舍光荣身壮健,
只将香火事华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张景通的善堂。诗人描绘了庭院前方的青山云雾缭绕,堂上的先生已经满面风霜。诗人提到了来访的药客暂时下榻,而拜访斋僧的人则会轻轻拉起帘幕。诗人还提到了种植花卉的时节宜人,但花却难以久长开放;另一方面,如果想要买下一处房产,金钱多而石头却易于增加。最后,诗人称赞了张景通的善堂,他的事业繁荣,身体健壮,一心投入到修持佛法的事务上。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来表达作者对张景通善堂的赞美和景仰之情。庭前的云雾和碧巉岩给人以宁静、高远的感觉,与善堂的氛围相呼应。堂上的先生雪满髯,显示出他已经年迈,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善事的专注和奉献。诗中提到的药客和斋僧,代表了不同的访客,他们都能在善堂得到接待和指引,这展示了善堂的开放和友善的态度。

诗中还通过对种植花卉和买卖房产的描写,表达了世间事物的无常和变化。花虽然美丽,但开放的时间有限,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房产买卖的过程则强调了金钱的重要性和易取得的特点。这些描写与善堂的修行精神形成对比,显示了作者对善堂所追求的高尚境界的赞赏。

最后,诗人称赞了张景通的善堂,他的事业兴旺,身体健壮,将自己的光荣归功于修持佛法的事业。这表达了作者对善堂的敬仰和对修行者的赞扬,同时也展示了佛教信仰在宋代社会的影响力和价值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善堂的景仰之情,通过对景物、人物和比喻的运用,呈现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智慧的画面。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