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文同的名句 > 登临平楚外

登临平楚外

出自宋代文同的《登山亭

“登临平楚外”出自宋代文同的《登山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ēng lín píng chǔ wà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登临平楚外,徒倚夕阳间。
归鸟乱飞叶,暮云凝远山。
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
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强颜。

鉴赏

《登山亭》是一首宋代文同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临平楚外,
徒倚夕阳间。
归鸟乱飞叶,
暮云凝远山。

行知筋力倦,
愁欲鬓毛斑。
坐久成搔首,
疏慵好强颜。

中文译文:
登上山亭,
孤独地依靠在夕阳之间。
归鸟乱飞落叶,
夕阳下暮云凝结在远山之上。

行走使人感到筋疲力尽,
忧愁使鬓发变白。
长时间坐着让人不禁扪头发,
懒散而勉强保持笑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山亭,远离尘嚣,独自倚靠在夕阳下的情景。诗人在平静的山林中,观赏着归鸟飞过,落叶纷飞的景象,同时远处的山峦被夕阳映照得如同凝结的云彩般美丽。这些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的"行知筋力倦"表明了诗人长时间行走所带来的疲惫感,而"愁欲鬓毛斑"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焦虑。诗人长时间坐在山亭上,感到无聊和倦怠,以至于不禁扪头发搔首,表现出一种疏懒和不自在的心态。最后一句"疏慵好强颜"则表明尽管内心疲惫不堪,但诗人仍努力保持着笑容,掩饰自己的疲惫和困惑。

整首诗以描绘山林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疲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示了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和对内心矛盾的思考。《登山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矛盾,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对人生境遇的深思和对自我情感的反省。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