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夏日湖亭试笔》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亭台清凉水竹净,
爱此来避蚊与蝇。
莲花窥人类楚女,
野鸟弹舌如胡僧。
旋来开卷坐松荫,
却把钓竿沿石棱。
二年何幸尔足乐,
惭报上恩无所能。
中文译文:
夏日的湖亭清凉,水面上的竹子干净,
喜欢到这里躲避蚊虫和苍蝇。
莲花窥视着人们,像是楚国的女子,
野鸟唱着嘴弹舌,就像胡僧一样。
我旋即来到这里,打开书卷坐在松树的荫下,
却将钓竿沿着石棱放下。
这两年我有什么幸福可言,
对不起,我无法回报你们的恩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湖亭景象,以及诗人在湖亭中的感受和思考。
诗人以清凉的亭台、干净的水面和竹子作为开场,表达了他喜欢在这里避开蚊虫和苍蝇的心情。这一描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炎热夏日的厌恶和对于清凉避暑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莲花窥视人们,将其比作楚国的女子,这里可能是诗人对于美丽的景物和女性的赞美。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以野鸟唱着嘴弹舌的形象描绘了周围的鸟儿的欢快声音,将其比作胡僧。这里的胡僧形象可能是指僧人在念经时的吟诵声,表达了鸟儿的鸣叫声音悦耳动听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在亭中的行为,他开卷阅读书籍,坐在松树的荫下。同时,他将钓竿沿着石棱放下,可能是在享受着宁静和休闲的时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两年的感叹和惭愧,他无法回报上级赐予的恩情。这里可能涉及到诗人的官职或者是对于某种责任的无能为力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夏日湖亭的景象,通过对于清凉、避暑、美丽景物和休闲时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于个人遭遇的思考和感叹。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