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诗词:《寄呈温江安寺丞》
朝代:宋代
作者:文同
高崖古驿荒凉甚,
过客何尝住久之。
独有门边君写处,
每来无不读多时。
中文译文:
高崖上的古驿荒凉得很,
过往的客人从未停留过久。
唯独在门边,你写下的字迹,
每来的人无不读上许多时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寄呈温江安寺丞》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古老的驿站,表达了过客匆匆而过,未曾停留的寂寥感。作者称赞了一个人在此处写下的诗字,每一位来往的人都会驻足阅读。
首先,诗的开篇以"高崖古驿荒凉甚"来形容驿站的景象。高崖使得驿站处于较为偏远和孤立的地方,增添了一种荒凉和寂寥的氛围。过客们只是匆匆路过,未曾停留久留,这种转瞬即逝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驿站的孤寂。
然而,这个荒凉之地却有一处特别之处,就是门边有一个人写下的字迹。作者称这个人为"君",这里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文人。这个人写下的字句,每一位来往的人都会驻足阅读,读上很长的一段时间。这表明这些字句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和魅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静思。
整首诗通过对驿站的描写,表达了短暂而匆忙的人生,以及在这片荒凉之地上的一点温暖和意义。作者通过描写"门边君写处",表达了对于文学艺术的赞美和对于文字的力量的认同。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文学的关注和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于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传达了对于瞬间的珍视和对于文学艺术的赞美。它呈现了一种在荒凉中寻找温暖和意义的人生观,以及对于文字的力量的肯定。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