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天汉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风吹两岸菰蒲干,
日照一条凫鹜寒。
夜深霜月照湖水,
必须上这桥依画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之处。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前两句"风吹两岸菰蒲干,日照一条凫鹜寒"描绘了风吹拂河岸上的菰蒲,阳光照射下的一群凫鹜。这里使用了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色的清新和寂静。凫鹜是一种常见的水禽,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仍然在湖水中游弋,突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接下来的两句"夜深霜月照湖水,必须上这桥依画栏"描绘了夜晚湖水上的景象,月光倒映在湖面上,与冰冷的霜相互映衬,给人以幽静、冷寂的感觉。诗人表示,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们不能不上桥凭栏欣赏,仿佛置身于一幅绘画之中,感受到它的美妙和魅力。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恬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对风、日、夜、月等自然元素的运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寒冷但宁静美丽的湖畔景色。这首诗词给人以一种安静、宁谧的感受,也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诗人通过"必须上这桥依画栏"的表达,也传递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欣赏的情感。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一夜醒来灯火暗
-
跻险方未夷
出自 唐代 卢照邻: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
地气还相蒸
出自 宋代 郑刚中: 《知识相问多以封川气候宽凉为言大暑中因念退》
-
徒为章服裹
出自 宋代 强至: 《携印谒新守宿至德上方翌日马上追书十四韵》
-
委露托清尘
出自 金朝 元好问: 《江梅引 泰和中,西州士人家女阿金,姿色绝》
- 一层送了一层迎
- 炜炜煌煌
- 夙生何独幸
-
我自去留轻
出自 宋代 陈元晋: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欲袖》
-
试问雪溪无恙否
出自 元代 王庭筠: 《大江东去 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