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感秋寄远》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描绘了作者秋天离别时的内心感受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诗中,作者以秋天时节为背景,借此表达了离别时的忧愁和思念之情。诗人称自己的时光已经过去,正值晚年之际,感到非常痛苦。他和心爱的人可能在千里之遥,但心灵却紧密相连,感受着相同的情感。离别的痛苦无法消散,就像院子里的树叶被秋风吹落一样。
另外,诗中提到了燕子飞动的倩影,以及蕙草散发的香气。这些景物增添了凄凉和离别的色彩,同时也点缀了诗词的意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美好岁月的向往,但现实却是他们的美好时光已经消逝,成为了空洞的回忆。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的情感通过对离别、秋天等意象的描绘,使诗词更加深刻而富有感触。
总之,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描述了作者离别时的内心痛苦和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意象的手法,诗人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日照楚萍开
出自 唐代 苏味道: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
-
唯有朝云梦想期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 刃投有间多余地
- 去岁明朝定不去
-
旋篘薄薄酒
出自 宋代 方岳: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
堂堂国盛明
出自 宋代 赵蕃: 《庆伯以二诗送别已而又辱同广声追送庆伯复有》
-
高文既铿然
出自 楼钥: 《刘望之图录惠示文卷次韵为谢》
-
遇事行方便
出自 楼钥: 《送汪庄仲赴江东仓幕强仲荆门签判》
- 穷居旋学耕
- 等闲残照下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