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晁说之的名句 > 忽忽是何时

忽忽是何时

出自宋代晁说之的《昏昏

“忽忽是何时”出自宋代晁说之的《昏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ū hū shì hé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时
客恨潮声起,春愁柳色知。
何烦连日雨,要剧故乡思。
自顾囊中术,黄金未可为。

鉴赏

《昏昏》是一首宋代晁说之的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忧愁情绪。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时。
客恨潮声起,春愁柳色知。
何烦连日雨,要剧故乡思。
自顾囊中术,黄金未可为。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迷茫状态的感叹。诗人感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似乎被迷雾所遮蔽,不知道何时会有所突破。

接下来的两句“客恨潮声起,春愁柳色知”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心情。他听到潮水声,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天的愁绪和柳树的绿色也使他更加思念家乡。

接着的两句“何烦连日雨,要剧故乡思”表达了诗人对连绵不断的雨天的烦恼。雨水让他更加思念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更加强烈。

最后两句“自顾囊中术,黄金未可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财富的无奈。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和技艺有限,无法创造出黄金般的财富。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迷茫、思乡之情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表达了一种忧郁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宋代的文人中很常见,也是晁说之作品的特点之一。

晁说之简介

宋代·晁说之的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 晁说之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