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三川诵杜老观水涨诗》是宋代晁说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生少陵诗,佳处岂尽识。
我平生所写的少陵诗,美好之处岂能完全理解。
何敢窥意韵,尚且昧形迹。
我又怎敢窥探其中的意境和韵味,甚至还对其形式和特点一无所知。
身到三川来,瞀瞀迷咫尺。
来到三川之地,我茫茫然迷失在这里。
连天穹谷句,忘饥三叹息。
连绵的山川和广阔的天空,使我忘记了饥饿,发出了三次叹息。
高高方若悬,下下仍如绩。
高高的山峰仿佛悬在天空中,下方的水流仍然如织。
扶上而削下,乃在吾行役。
攀登上去又滑落下来,这就是我在这里的劳作。
炎然念此老,熔写不可极。
我热切地思念着这位老人,他的诗作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意中无遗境,象外有余力。
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景致,而外在的表达却还有余力。
后来群偷儿,蠹鱼恣口食。
后来的人们像是一群贪婪的小偷,蛀虫肆意地啃食。
安知九鼎珍,宜尔终身瘠。
他们怎知九鼎的珍贵,只顾自己一生的贫瘠。
此行敢告劳,顾影若有得。
我敢在此行中告诉他们我的劳作,仿佛能从自己的影子中得到回应。
不见水涨时,两眼犹历历。
当看不见水涨的时候,我的双眼仍然清晰明亮。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三川之地的感受和思考。他对自己的诗作和理解的局限性有所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老一辈文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山川景致和自身的劳作,作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诗意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晁说之简介
宋代·晁说之的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 晁说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