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赠琴照》是一首宋代晁说之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会稽城的景色和作者对琴的赠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友谊的思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会稽城畔不见海,
会稽城里海有声。
此海之声三尺桐,
渺如渤澥含太清。
惜哉寂寥三十载,
月出愁空不肯明。
邂逅彼孙曰冲照,
燕坐之余秋色横。
摇手照乎休可已,
悲风河水客心惊。
我少学此今白发,
念昔知音冢草生。
亦复何人能子知,
空问世身不得轻。
庭鹤待此朝入馔,
子食有禁宁无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会稽城的景色,展示了作者对大海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会稽城畔看不到海,但在城里却能听到海的声音。作者用"此海之声三尺桐,渺如渤澥含太清"来形容海的声音,将其比喻为三尺高的桐木琴的声音,清脆悦耳。然而,作者感叹自己已经寂寥了三十年,月亮升起时,愁绪依然无法散去。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作者与孙曰冲照的相遇。他们在秋天的景色中相聚,作者摇动手中的琴照,表达出对友谊的珍惜之情。然而,悲伤的风和奔流的河水却让客人的心灵感到惊动。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少时学琴的回忆,以及对曾经的知音的思念。作者感叹自己如今已经白发苍苍,却仍然怀念过去与知音共同学琴的时光。他感叹世间几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空问世间,自己的身份却无法轻松。
整首诗词以会稽城的景色和琴的赠送为线索,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思绪和对友谊的珍视。
晁说之简介
宋代·晁说之的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 晁说之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韵吐呻吟
-
持铅亦砺锋
出自 唐代 韩琮: 《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
- 月明楼阁影相侵
-
渐向东皋耕
出自 舒岳祥: 《闻鸠有作喜为晴兆也是日开霁又喜其占之有验》
-
归途倦莫前
出自 宋代 陈著: 《正月二十四日到梅山二首》
-
几年悲赋鵩
出自 宋代 赵蕃: 《留元衡须月上因抄贾元放旧词并怀季承》
- 所畏在官箴
-
兼陈活国方
出自 宋代 戴复古: 《送包使君入朝除左曹郎二首》
- 林塘万绿压沈沈
- 霜落千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