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寄余左司》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何处吹愁角一声,
大江东岸吕蒙营。
天随流水茫茫去,
月共长庚耿耿明。
这首诗词以战争为背景,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诗人高启以余左司(指官职)为寄托,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的开头写道:“何处吹愁角一声”,意味着战争的号角吹响,给人们带来了忧愁和不安。接着描绘了大江东岸吕蒙营,这里指的是战乱的边境地区,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
接下来的两句“天随流水茫茫去,月共长庚耿耿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天空和流水茫茫无边,月亮和星辰长久耿耿,暗示了战乱虽然短暂,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长久不变。
下半部分的两句“虏意有图秋暂息,客魂无定夜还惊”,表达了对战乱的暂时平息和人们内心的不安。诗人用“虏意有图”来形容敌人的图谋,而“秋暂息”则表示战乱的暂时平静。而“客魂无定夜还惊”则表达了人们流离失所、无法安定的心情。
最后两句“欲陪酾酒楼船坐,借问风潮早晚平”,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希望能够坐在酒楼船上,与友人共享美酒,同时询问风潮何时平息,暗示了对战乱结束和社会安定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忧虑。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长久不变。诗中的意象和抒情语言都很精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高启简介
明代·高启的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 高启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新命起高眠
-
一辞温室树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和依本韵》
- 更愿所至可赊酒
- 时把钓丝销永日
-
笑黄云出塞
出自 元代 王恽: 《水龙吟 丙戌八月十二日宴李氏宅,郡侯扎忽》
- 是时霜威甚可怖
- 节视柏舟高
-
一日不举酒
出自 宋代 李流谦: 《一春无日不饮遂作肺嗽效乐天体》
-
廛居倦喧卑
出自 宋代 李廌: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
心事淡如水
出自 无名氏: 《水调歌头·久雨忽开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