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浪差差蹙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依韵和王中丞忆许州西湖》
拍岸千寻水,陪京第一州。
艳光落日改,明月与人留。
细浪差差蹙,深湾曲曲幽。
跳鳞无限乐,春蔓不胜柔。
晚下蛙为吹,闲来叶作舟。
乱禽喧後坞,急雨过西畴。
负笱渔郎去,将雏燕子秋。
跨桥寻鸟入,疏窦山城流。
密树能藏马,晴沙自立鸥。
缘何探景备,平昔从公游。
鉴赏
《依韵和王中丞忆许州西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许州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湖泊的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拍岸千寻水,陪京第一州。
艳光落日改,明月与人留。
细浪差差蹙,深湾曲曲幽。
跳鳞无限乐,春蔓不胜柔。
晚下蛙为吹,闲来叶作舟。
乱禽喧后坞,急雨过西畴。
负笱渔郎去,将雏燕子秋。
跨桥寻鸟入,疏窦山城流。
密树能藏马,晴沙自立鸥。
缘何探景备,平昔从公游。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湖泊的景色和自然现象,展现了许州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诗中提到的"拍岸千寻水"和"细浪差差蹙"描绘了湖水波光粼粼的景象,"深湾曲曲幽"则表达了湖泊的曲折和幽深之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中的鱼儿跳跃和春蔓的柔软,表达了湖泊的生机和美丽。
诗中还描绘了湖畔的自然环境,如晚上蛙声的吹奏、叶子成舟的闲适和乱禽的喧闹。这些描写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感和自然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一些人物和事件,如渔郎离去、燕子成群、寻鸟入山城等。这些描写使诗词更具故事性和情感。
整首诗词以问句"缘何探景备,平昔从公游"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湖泊的思念和对过去与朋友共游的回忆。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许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梅尧臣简介
宋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 梅尧臣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羽扇生秋
出自 吕同老: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 岸岸梨花白
- 潜封女史箴
-
身在薜萝中
出自 唐代 顾况: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
-
高僧本姓竺
出自 唐代 皇甫冉: 《赴无锡寄别灵一净虚二上人云门所居(刘长卿、郎士元)》
-
适然副心期
出自 郭印: 《正月初八日同莫少虚蒲大受王园泛舟各赋二首》
- 东山饿夫适自苦
- 上流帐下捷书飞
-
梳头花雾里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雨後清晓梳头,读书怀古堂二首》
- 献可替否近冕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