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宴山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宴山亭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
晓色吹成疏雨。
竹槛气寒,莼畹声摇,
新绿暗通南浦。
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
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
犀奁黛卷,凤枕云孤,
应也几番凝伫。
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
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
译文:
在山亭上宴会
幽梦初醒,浓密的云层尚未散开,
黎明的光色吹拂着稀疏的雨丝。
竹栏的气息寒冷,莼菜池塘的声音摇曳,
新绿的景色隐约通向南浦。
还没有人行经,只有回廊的朱门半掩。
心中没有牵挂。空望着远处的旌旗,却难以把握绣纹书信。
青苔覆盖的小径让我追忆曾经游荡,
想起曾与谁一起,秋千上五彩绳芳柱。
犀牛角梳妆匣已经卷起,凤凰枕头孤寂,
也许已经凝望多次。
怎能得到她的到来,花雾缭绕,深藏在小堂之中。
留住这一刻。直到老去,不让她离去。
诗意和赏析:
《宴山亭》描绘了作者在山亭上宴会时的心境和情感。诗人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幽梦初醒的感觉,形容了清晨的景色和氛围。诗中山亭的竹栏气寒,莼菜池塘的声音摇曳,新绿的景色透露出宁静和生机。诗人感慨未有人行,回廊的朱门掩半,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诗人追忆曾经游荡的苔径,思念曾与谁一起荡秋千,描绘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犀牛角梳妆匣已经卷起,凤凰枕头孤寂,暗示了诗人曾经的爱人已经离去,他孤独地凝望着远方。诗人渴望她的归来,希望能留住这一刻,直到老去。
整首诗以清晨山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忧伤和对爱情的渴望,表现出了诗人深情的一面。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张鎡对于爱情和离别的思考和感受。整体氛围既有幽静的山亭景色,又带有深情的内心独白,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张鎡简介
宋代·张鎡的简介
张鎡,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循王张俊之曾孙。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张鎡出身华贵,能诗擅词,又善画竹石古木。尝学诗于陆游。尤袤、杨万里、辛弃疾、姜夔等皆与之交游。《齐东野语》载“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又以其牡丹会闻名于世。
...〔 ► 张鎡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