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翠国南山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卫真宰晏寺丞罢长安》
舍琴辞苦县,解剑入函关。
鹊报远人至,马冲春雨还。
荒榛郊北囿,葱翠国南山。
归见萧何政,条令旧镐间。
鉴赏
《送卫真宰晏寺丞罢长安》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舍琴辞苦县,
解剑入函关。
鹊报远人至,
马冲春雨还。
荒榛郊北囿,
葱翠国南山。
归见萧何政,
条令旧镐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行卫真宰晏寺丞离开长安的场景。诗中通过舍弃琴声和放下剑,表达了离别的伤感。诗人借鹊鸟传信,向远方的朋友传递消息,表达了对他亲友的思念之情。马儿在春雨中奔驰,象征着归途中的困难和不易。在荒凉的郊野和郊外的山岳之间,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最后,诗人归家后见到了萧何,萧何是汉朝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归来后他又重拾旧日的工作和责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离别和归乡的情景。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将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逐渐展开。通过舍琴辞苦县和解剑入函关,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开的决心和对长安的依恋之情。鹊鸟传信和马儿奔驰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性和情感的张力。而在诗的结尾,归见萧何政和条令旧镐间的描写,使整首诗词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诗人的归来,象征着回归平凡生活的责任和使命。
整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离别、思念和归乡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使诗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园和时代的关怀与思考。
梅尧臣简介
宋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 梅尧臣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两岸舟船各背驰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
万里青云
出自 宋代 姚勉: 《沁园春(送友人补太学)》
- 迹高芸阁吏
- 萧萧行李上征鞍
-
买山囊罄值年饥
出自 舒岳祥: 《次韵答孙平叔感春之作》
-
如隔一世而梦钧天也
出自 元代 王恽: 《春从天上来 承御韩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
漫郎泉石之董狐
出自 宋代 李长庚: 《乙丑仲冬自甯远来游阳华》
- 至今山灵怒游客
-
犹胜芳晨
出自 胡祗*: 《木兰花慢 元夜宴王三舍人宅,有大塔松灯之》
-
数夕孤眠如度岁
出自 宋代 赵令畤: 《蝶恋花·数夕孤眠如度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