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超然台寄子瞻学士》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使君仁智心,济以忠义胆。
婴儿手自抚,猛虎须可揽。
出牧为龚黄,廷议乃陵黯。
万钟何所加,甔石何所减。
这首诗词以赞颂子瞻学士的品德和才智为主题。诗中描绘了子瞻学士具备仁爱和智慧的心灵,以及坚定的忠诚和正义的胆量。作者通过比喻,将子瞻学士的品质形容为婴儿抚摸自己的手和能够驯服猛虎的胡须,强调了他的卓越能力和高尚品德。
诗中还提到了子瞻学士在政务中的表现。他出任牧守之职时,使得黄龚地区安定繁荣;而在朝廷议事中,他的声音则显得黯淡无光。这表明子瞻学士在地方和中央政务中的表现不同,但他的才能和品德却始终如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问句表达了对子瞻学士的赞叹之情。万钟何所加,甔石何所减,意味着无论是增加万钟黄金还是减少甔石珍宝,都无法衡量子瞻学士的价值。这是对他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赞美。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子瞻学士的敬佩之情。作者认为与子瞻学士相比,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是愚蠢的,即使是在天空中,也显得黯淡无光。这是对子瞻学士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最高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子瞻学士的赞美,展现了他的仁爱、智慧、忠诚和正义,以及在政务中的卓越表现。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子瞻学士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司马光简介
宋代·司马光的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 司马光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雕鹗腾空犹逞俊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
不敢言遗爱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 乱山如簇
- 家贫抛尔去多时
-
森罗贤达名
出自 唐代 郑谷: 《中台五题·石柱(外祖在南宫,七转名曹,镌记皆在)》
-
朱槿操心不满旬
出自 唐代 李咸用: 《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
- 曾缘玉儿君王灶
-
镜湖南北好风光
出自 项安世: 《次韵和谢江陵杨县丞投赠四首》
- 山中遗塔知几年
-
宝马归来新月上
出自 明代 张红桥: 《子羽夜至红桥所居(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