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存者长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岩下放言五首之博山台》
石蕴璵璠,山得其来之泽。
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鉴赏
《岩下放言五首之博山台》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蕴璵璠,山得其来之泽。
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
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中文译文:
石蕴璵璠,山得其来之泽。
山中蕴藏着珍贵的宝石,拥有自然之赐。
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没有木材的形象,天空不会展示出杰出之兆。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
高耸如黄金的炉台,它与山海相辉映。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然而,通过明智的智慧之火,以忠诚信仰之香气熏陶。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
凡事只局限于短暂的一时,并非智慧所能触及;
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但是如果能传承给子孙后代,它将永久存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和石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山的赞美和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山中蕴藏的宝石和山的高耸壮丽,表达了自然界的宏伟和宝贵之处。诗中提到了明智和忠信,暗示了作者对智慧和道德的追求。作者认为智慧和道德的火焰可以熏陶人们的心灵,使他们具备持久的品质。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思。作者认为俯仰之间,人的一生转瞬即逝,不能被智慧所完全理解。然而,如果能将智慧和道德的精神传承给后代,它们将永远存在并发扬光大。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融入了作者的思考和哲理,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词表达了对智慧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传承和永恒的渴望。
黄庭坚简介
宋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 黄庭坚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