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黄庭坚的名句 > 起予惆怅伯牙琴

起予惆怅伯牙琴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赠谢敞王博喻

“起予惆怅伯牙琴”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赠谢敞王博喻》,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ǐ yǔ chóu chàng bó yá qí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
千里特来求骥马,两生於此敌南金。
文章最怨随人後,道德无多只本心。
废轸断弦尘漠漠,起予惆怅伯牙琴

鉴赏

《赠谢敞王博喻》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哉孔孟如秋月,
万古清光仰照临。
千里特来求骥马,
两生於此敌南金。
文章最怨随人后,
道德无多只本心。
废轸断弦尘漠漠,
起予惆怅伯牙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谢敞王博喻的赞赏和思念之情。黄庭坚将谢敞王比作明亮的秋月,闪耀着万古的清光。他赞叹谢敞王卓越的才华,宛如千里特地来寻找千里马一般,与南金(南方之宝)相媲美。然而,黄庭坚也表达了对文学的怨懟,他认为优秀的文章往往被人遗忘,而道德的重要性也被忽视,只有本心才能真正体现价值。最后两句表达了黄庭坚的惆怅之情,他感叹琴弦的破损和琴音的消失,暗喻了自己对友谊的思念和无尽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谢敞王的赞赏和思念之情。通过将谢敞王比作秋月,黄庭坚赋予了他崇高的地位和独特的光辉。诗中的"孔孟"指的是孔子和孟子,将谢敞王与伟大的圣贤相提并论,突显了他的卓越才能。诗的后半部分,黄庭坚则表达了对文学和道德境遇的忧虑,反思了人们对于优秀文章的轻视和对道德准则的忽视。最后两句以伯牙琴为象征,表达了黄庭坚对友谊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谢敞王的赞颂和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对时代风气的反思。黄庭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展现了对人才、文学和友谊的珍视和思考,使这首诗词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黄庭坚简介

宋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 黄庭坚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