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忽梦游仙》是唐代王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仙境之梦的向往,并借此抒发了对现实境况的不满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译文:
作为江上的一名客人,我的足迹仅限在尘世之内。然而,我在清晨与夜晚之间的时刻中,居然与灵境相接触。仿佛我登上了霞光之首,依然能够踏云而行。电光划破龙背城,烟雾中鸾鸟展翅飞翔。我驾着月亮,身披金色披帛,星星连成琼珮。我思想的所在顿时飘荡不定,真正的仙境难以再次回到。思绪流转,戴上超越时间的思考,听从神灵的叮嘱。现实俗世不是我归属的家园,何时才能摆脱尘俗的昏暗迷茫。
诗意:
诗词以“忽梦游仙”作为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仙境的向往和梦想。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清醒和梦中与灵境接触的经历,描绘了如何通过信仰和追求崇高的理想,超越现实境况的局限,寻找心灵的归宿。全诗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动摇,以及对仙境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赏析:
《忽梦游仙》是一首意境独特的诗词,利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强调了现实世界的矛盾和无趣。诗中对于仙境之梦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追求的坚守和对尘世的厌倦。诗词的构思巧妙,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于高远理想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呼唤人们要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寻找内心的永恒归宿。整首诗词耐人寻味,读后令人深思。
王勃简介
唐代·王勃的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 王勃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