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十二月二十六夜听雨》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二月二十六夜听雨
新春尚七日,小雨暗江城。
茆檐夜点滴,已作春雨声。
轻黄上柳枝,嬾绿抽菊萌;
造物本何心,谁主此发生?
颇疑重云外,斗杓已东倾。
老至不可却,一尊忘浊清。
译文:
在十二月二十六的夜晚听雨
新的春天才过了七天,小雨蒙蒙笼罩了江城。
茅草檐滴答着,已经成为春雨的声音。
轻轻的黄色爬上了柳枝,嫩绿的菊花开始发芽;
造物主的初衷是什么,是谁主宰了这个发生?
我相当怀疑这雨是从乌云之外而来,天上的斗杓已经倾斜。
老去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一杯酒让浑浊的心灵忘却清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十二月二十六的夜晚听雨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开头写道,新春刚刚过去七天,小雨笼罩了江城,给人一种温和而潮湿的感觉。茅草檐滴答的声音已经成为春雨的声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着,诗人用形容词轻黄和嫩绿来描绘柳枝和菊花,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他思考造物主的初衷和这个春天的诞生是出于何种心意,谁主宰了这一切的发生。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运行的思考和对宇宙之谜的思索。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年迈的感慨和对酒的借鉴。他认为自己已经老去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但通过饮酒,可以忘却心中的浊浪,追求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整首诗词通过温柔的雨声、细腻的描绘和深思熟虑的表达,展示了陆游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和思考,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春天的渴望和对酒的借鉴,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 陆游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本是关西贤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 雁声吹落渔船
- 何必南山有豹章
- 风里寻风
-
桥前流水声潺潺
出自 宋代 蔡襄: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九日》
-
岁卒安自奉
出自 宋代 王令: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二耒答鎛三首》
- 前身虞学士
-
高柳拥庙门
出自 宋代 陆游: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
-
以云为衣月为褚
出自 宋代 王安石: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 幸对尊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