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渔家傲》是晏殊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
粉笔丹青描未得,
金针彩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
风渐渐,船头解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
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莲菂。
译文:
鱼家傲
无法描绘出红粉般的颜色,
金针与彩线的技艺难以比拟。
有人依偎在暗香中轻轻采摘,
微风渐渐吹散了船头上的双鸂鶒。
夜雨把天空染成了碧绿色,
朝阳借来了胭脂的红色。
花朵想要凋落又重新开放,
秋天的气息逼迫着,盘中已经出现了新的莲花。
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以描写渔家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绘画和刺绣技艺的描摹,表现出晏殊对渔家生活的赞美和对艺术的追求。
首句中的“粉笔丹青描未得”意味着渔家艺人用粉笔和丹青无法描绘出真实的色彩,暗示了渔家生活的美妙无法言表。
接下来的两句“金针彩线功难敌”,描述了渔家女子精湛的刺绣技艺,意味着她们的技艺高超,难以被超越。
下一句“谁傍暗香轻采摘”,描绘了一个人在花丛中轻轻采摘花朵的场景,展现了渔家人对美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风渐渐,船头解散双鸂鶒”这两句,通过描写微风吹散船头上的双鸂鶒(一种水鸟),表达了渔家的生活逐渐散去,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两句“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以夜雨染色的天空和朝阳的胭脂色来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绚丽。
最后两句“欲落又开人共惜,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莲菂”,通过描写花朵的凋落与再次开放,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秋天气息的感知,同时也暗示了新的希望的出现。
整首诗以渔家生活和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描绘渔家技艺和自然景色的变化,传递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摹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示了晏殊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被视为宋代诗词的经典之作。
晏殊简介
宋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瑶轩绮构何崔嵬
-
白榆星底开红甲
出自 唐代 李绅: 《新昌宅书堂前有药树一株今已盈拱前长庆中…名之天上树》
-
因缄俗外词
出自 唐代 孟郊: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
-
空庭无玉树
出自 唐代 李白: 《题江夏修静寺(此寺是李北海旧宅)》
-
绝意怀来亦可乎
出自 宋代 刘宰: 《代柬答合淝苏刑曹兼呈淮西帅同年赵宝谟二首》
- 乙夜书边别翠华
-
明日是中元
出自 无名氏: 《临江仙·长记秋来多好处》
- 兵祲夺和气
-
春抛红药圃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恼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 严助厌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