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留题越州石氏山斋》是晏殊所写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书仙十阁壮儒宫,
灵越山川实抛雄。
岫柏亚香侵几席,
岩花回影入帘栊。
千秋碧锁东南竹,
一水清含旦暮风。
文酒雅宜频讌集,
谢家兰玉有新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越州石氏山斋的景色和氛围。石氏山斋是一座有着十座阁楼的壮丽宫殿,被认为是书仙(指有才学的人)的聚集地。山斋座落于灵越山川之间,展现出山水之间的雄奇壮丽。岫柏的清香弥漫在几席之间,岩花的影子穿过帘栊映入斋堂。千秋岁月中,东南的竹林像绿色的锁链一样延绵不绝,一条水清澈透明,吹拂着朝霞和夕阳的微风。这里文人雅士聚会,共同欢聚,谢家的兰花和玉兰树也有了新的成长。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手法展现了越州石氏山斋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山斋的建筑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利用儿童的视角表达了对山斋的赞美之情。描写岫柏的亚香、岩花的回影以及碧锁东南竹和清澈的水流,都展示了山斋的独特之美。最后两句表达了山斋是文人雅士交流与聚会的场所,以及谢家的兰花和玉兰树的新成长,进一步凸显了山斋的文化氛围和繁荣景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描写细腻的景物和自然元素,展现了山斋的壮丽和文化氛围。它以儿童的视角和直观的描写方式,让读者感受到山斋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诗中的山水元素也象征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的结合,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感。整体上,《留题越州石氏山斋》展示了晏殊对越州山斋的喜爱和对文化繁荣的向往。
晏殊简介
宋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须信画堂绣阁
- 殊锡曾为大司马
-
其名不彰
出自 唐代 贯休: 《杂曲歌辞·轻薄篇二首》
- 回首长安道
-
庭柯影里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四园竹(官本作西园竹小石)》
-
音信两脉脉
出自 唐代 独孤及: 《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
云松长相亲
出自 唐代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
岸树老碧长阴森
出自 释正觉: 《庚子冬二十八日天意晴和与止上人同南麓行横》
-
运使幽人酷暑时
出自 宋代 魏野: 《夏日怀寄西川峡路淮南薛臧王三运使》
-
贤於曲肱乐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石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