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答子勉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惊人得佳句,
或以傲王公。
处士还清节,
滑稽安足雄。
深沉似康乐,
简远到安丰。
一点无俗气,
相期林下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诗歌的自我评价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他自豪地说,自己的佳句令人惊叹,可以傲视王公贵族。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士人,仍然保持着清廉的节操,而不受世俗之累。苏轼认为自己的作品既深沉庄重,又简洁远离繁琐,达到了康乐的境地,并且融入了安丰之风。他的诗歌没有丝毫俗气,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相约在林间相互交流。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他以自己的佳句为荣,认为自己的作品可以超越王公贵族,展现了他的自豪和自信。他将自己比作处士,强调自己的清廉节操。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深沉庄重和简洁远离繁琐的追求,将自己的诗歌与康乐和安丰相联系。整首诗词简洁明快,用意明确,表达了苏轼对自身才华和诗歌创作的自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追求。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还叹白头吟
- 太阿补履岂如锥
- 羁旅悠悠岁月残
-
寥天瀛海渺相望
出自 钱钟书: 《大千枉存话旧即送返美》
-
笑谈尊俎
出自 元代 王恽: 《感皇恩 广平道中,寄总管宁端甫》
-
越乡万里回
出自 宋代 魏了翁: 《送赵编修知眉州分韵登字》
- 风雨鬼神会
- 残烽缺堠满淮头
-
远自浙江湄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南园杂诗六首·明叔家瑞莲》
-
春游亦多处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