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邹智的名句 > 望见衣裳只此时

望见衣裳只此时

出自明代邹智的《辞朝

“望见衣裳只此时”出自明代邹智的《辞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g jiàn yī shang zhī cǐ sh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云》、《韶》声静拜彤墀,转觉婵媛不自持。
罪大故应诛两观,网疏犹得窜三危。
尽披肝胆知何日,望见衣裳只此时
但愿太平无一事,孤臣万死更何悲。

鉴赏

《辞朝》是明代作家邹智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辞朝

朝代:明代
作者:邹智

《云》、《韶》声静拜彤墀,
转觉婵媛不自持。
罪大故应诛两观,
网疏犹得窜三危。
尽披肝胆知何日,
望见衣裳只此时。
但愿太平无一事,
孤臣万死更何悲。

中文译文:

《离开朝堂》

《云》、《韶》的音乐声已停静,我离开朝堂,
感觉到美丽婀娜的女子无法自持。
罪大恶极的人应该被处决,
但罪恶薄弱的人还能逃避三危之地。
我已经毫无保留地奉献了我的心肝胆,可是不知何时会得到回报,
只能期望在此刻看到君王的亲自垂询。
但愿国家太平无事,
孤独的臣子宁愿死去,也不再悲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明代时期邹智的心境和对朝政的看法。诗中,他用《云》、《韶》的音乐声停静来象征朝廷的寂静,表达了他离开朝堂的决心。他觉得美丽婀娜的女子无法自持,可能指的是那些被权势者欺压和摧残的人们,无法抵御恶势力的侵害。

邹智认为罪大恶极的人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体现了他对正义的追求。而对于罪恶薄弱的人,他却指出他们可能逃避惩罚,这是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诗中的"两观"和"三危"是指明代的两个主要监察机构(东厂和西厂)和三个主要监狱(三辅、三司和三衙门),暗示了社会上的腐败和不公。

邹智表达了自己忠诚的心意,但不知何时能够得到回报。他希望能够在这个时刻见到君王,表示自己的忠心。

最后两句"但愿太平无一事,孤臣万死更何悲",表达了他对国家太平和自己忠心耿耿的期望。即使作为一个孤独的臣子,他宁愿为国家奋勇而死,也不再感到悲伤。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太平和自己忠诚的期望。诗中的意境深邃,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政治态度和情感体验。

邹智简介

明代·邹智的简介

邹智(1466—1491)字汝愚,号立斋,又号秋囦,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邹智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邹智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 邹智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