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落花(七首)》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羽素兰。这首诗描绘了落花的景象,并通过花落之景抒发了离别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自相从十八姨,
春山游遍故枝移。
扑帘时助娇娥绣,
点砚常窥骚客诗。
国色尚存衣带引,
清香不改月明知。
蝶来北苑蜂南去,
谁向楼头话别离。
诗意:
这首诗以落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落的景象,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中提到了一些意象,如花瓣飘落的场景、春山在花开花落间的移动、花瓣撞击帘幕时帮助娇娥绣衣、文人点砚时经常窥视骚客的诗作等。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花落为线索,通过描写花落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忧伤之情。诗中的“一自相从十八姨”描绘了花瓣在风中相互追随的景象,凸显了花落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接着,诗人描述了春山游历故地的情景,暗示离别的必然和无法挽回的过去。在描写花瓣撞击帘幕的场景时,诗人以“助娇娥绣”来形容花瓣的轻盈和娇艳,将离别的悲伤与女性之美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诗中还提到了“点砚常窥骚客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墨客的思念和对他们才情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国色尚存衣带引,清香不改月明知”表达了美人的离去不会改变她的美貌和香气,月亮依然知晓美人的离别。最后两句“蝶来北苑蜂南去,谁向楼头话别离”通过描写蝴蝶和蜜蜂南北迁徙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以花落为主题,通过描绘花落的景象和相关意象,以及对离别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离别的忧伤和无奈。同样,诗中通过对美人和文人墨客的赞美,以及对美人离去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和意境深远之感。
羽素兰简介
明代·羽素兰的简介
(?—1627)明末人。籍贯不详,或云吴人,名孺,字静和。解音律,自以为得羽声,遂以羽为氏。能书,善画兰,故又以素兰自号。嫁后不得意,著《沤子》十六篇以明志。春秋佳日,或跨骑行游,或扁舟自放,游迹遍吴越。天启七年九月为人杀害。
...〔 ► 羽素兰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衣袖露两肘
出自 唐代 杜甫: 《述怀一首(此已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
-
对面且如此
出自 唐代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三首》
- 君侧有谗人
-
风笛阑干
出自 宋代 刘辰翁: 《莺啼序(赵宜可以余讥其韵,苦心改为之,复和之)》
- 卒为中兴主
-
世上独贤豪
出自 唐代 岑参: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
- 事往不可追
-
华表柱头留语后
出自 宋代 释慧远: 《子湖有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 莫靳里胥钱
- 不堪异县萧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