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绝调人间少
出自明代:钱谦贞的《仲雪见示花朝二诗依韵奉和》
花下挥杯对月邀,千金何处买春宵。
桃开旧面还如笑,柳长新眉不用描。
病后三分应重惜,愁中一片忍轻飘。
阳春绝调人间少,莫怪花朝变雪朝。
鉴赏
这首诗词是明代诗人钱谦贞创作的《仲雪见示花朝二诗依韵奉和》。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仲雪见示花朝二诗依韵奉和》
花下挥杯对月邀,
千金何处买春宵。
桃开旧面还如笑,
柳长新眉不用描。
病后三分应重惜,
愁中一片忍轻飘。
阳春绝调人间少,
莫怪花朝变雪朝。
中文译文:
在花下挥舞酒杯邀请明月,
千金又能在何处购买春宵。
桃花绽放时,容颜仍然如笑,
柳枝长长时,眉目无需勾勒。
病后应格外珍惜三分容颜,
愁苦之中忍受片刻的轻盈。
阳春的调子在人间逐渐减少,
别怪花朝变成了雪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从花朝到雪朝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易逝的感慨和思考。诗人以花下挥舞酒杯对明月邀请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珍惜。他提到千金难买春宵,意味着欢愉的时光难以用金钱衡量。
接着,诗人以桃花和柳枝作比喻,表达了岁月流转中的变化。桃花开放时,容颜依然如笑,显示出诗人年轻时的美丽和快乐;而柳枝的生长则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无需过多修饰,自然而来。
然后,诗人提到病后应当更加珍惜容颜,意味着健康和青春的流逝,需要倍加珍惜。在愁苦之中,诗人以忍受片刻的轻盈来形容自己,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态度。
最后两句“阳春绝调人间少,莫怪花朝变雪朝”,诗人表达了阳春调的减少,暗示了人间美好的景象逐渐减少,不再如花朝般繁盛。花朝变成雪朝,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变迁,诗人对此表示理解和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珍惜,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慨。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和人间美好的理解和领悟。
钱谦贞简介
明代·钱谦贞的简介
钱谦贞,明末藏书家、刻书家。字履之,号耐翁。常熟(今属江苏)人。钱谦益从祖弟。早谢举子业,唯喜藏书,与冯舒等藏家多所酬唱并往借古籍。曾建“怀古堂”以奉养老母,作“竹深堂”、“未学庵”为藏书楼,校雠不断,书签横列。仿唐陆龟蒙,明窗棐几,丹黄点勘不辍;效宋赵明诚,金石翰墨,金石彝鼎环列。明亡入清后,以坎坷未得志而卒。抄本有李群玉《唐风集》、李益《李君虞诗集》、方干《元英集》等,所抄书格纸版心有“竹深堂”三字。藏书印有“钱履之读书记”、“竹深堂”等。子钱孙保,藏书亦富。著作有《未学庵诗稿》。
...〔 ► 钱谦贞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袅袅无聊
出自 清代 贺双卿: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 明月久不下
-
惟思涤瑕垢
出自 唐代 韩愈: 《县斋有怀(阳山县斋作,时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新即位)》
-
今夜西池明月到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凤栖梧(化度寺池莲一花最晚有感)》
-
砌蓂霜月尽
出自 唐代 宋之问: 《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
- 阳坡春事已全动
-
登临端欲赏秋光
出自 宋代 吴芾: 《拙者有重阳诗以阳字韵岁和一篇复继前作》
- 日夜登城奋孤战
- 寒风飒飒夜苍苍
-
闲居寻钓石
出自 宋代 徐玑: 《寄上泉州许参政福州薜端明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