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伊州歌》是明代肃靖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重榆关下角鹰,
水寒蒲类半成冰。
马嘶部落征笳动,
夜月穹庐泣李陵。
译文:
冬天的霜重重地覆盖在榆关下的角鹰,
寒冷的水使蒲草几乎变成了冰。
马嘶声响起,部落中的征战号角吹动,
夜晚的月亮在穹庐上哭泣着为李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争时期的景象,通过描写寒冷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的动荡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苦和对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的哀思。
首先,作者以自然景物来烘托战争的残酷。霜重榆关下角鹰,形容了寒冷的冬天,霜雪覆盖在榆关下的角鹰上,象征着战争环境的严酷和残酷。水寒蒲类半成冰,则描绘了水面已经冻结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寒冷与冰冷的气氛。
其次,作者通过描写战争的动态来表现战争的紧张氛围。马嘶部落征笳动,马嘶声和征战号角的吹动,使整个部落充满了紧张和战斗的气息。这种描写方式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紧迫和不安。
最后,作者通过夜晚的月亮和穹庐来表达对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的哀思。夜月穹庐泣李陵,夜晚的月亮伴随着穹庐(士兵的住所)上的哭泣声,传达出对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将士的悼念之情。李陵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作者借用他的名字来象征所有战争中的英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环境、战争的动态和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和对战争中牺牲英雄的哀思。它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又传递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牺牲者的敬意。
猜你喜欢
- 名相与谁期
-
青春元不老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 吾知拙养尊
- 去年今日到荣州
- 高顶出风烟
- 三年浑易尔
-
趣归谒建章
出自 宋代 王灼: 《九日同韶美谊夫登妙明分韵得光字》
-
涧水杂鸣佩
出自 宋代 张栻: 《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
-
亦知红颊教新成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久未至冲卿与》
-
谁将江海一笔吞
出自 宋代 林景熙: 《毗陵太平院壁间画山水熟视之有飞动势殆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