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湘南杂咏(三首)》是明代刘三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遣使频年赴帝京,
名为计事岂真情。
鄂垣仅有湘南地,
朝野犹夸纸上兵。
诸镇一如唐末岁,
孤忠谁是李长城?
山河依旧天如水,
愁听寒鸦日暮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湘南地区政治局势的忧虑和不满,以及对时局的思考和感叹。作者通过对鄂垣(湘南地区)的描述,揭示了朝廷官员频繁派遣使者去京都的虚情假意,他们以名义上的政务为借口,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朝野上下对纸上谈兵也是热衷,而实际上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作者进一步提到了当前的局势类似于唐末时期,暗示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相似之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表达了对真正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人的敬佩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思考。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政府官员的虚情假意与人民实际困境形成鲜明对照。通过提到唐末时期的类比,作者深刻揭示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危害。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山河依旧、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寂寥苍凉的氛围。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理解和对真正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人的崇敬之情。
刘三吾简介
明代·刘三吾的简介

刘三吾(1313-1400),初名昆,后改如步,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仕元为广西静江路副提举。入明后,于洪武十八年(1385)以茹瑺荐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刊定三科取士法,为御制《大诰》、《洪范注》作序。三十年主考会试,以会试多中南人,坐罪戍边。建文初召还。不久即卒。
...〔 ► 刘三吾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