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龚用卿的名句 > 十里菰蒲水

十里菰蒲水

出自明代龚用卿的《湖上晚归

“十里菰蒲水”出自明代龚用卿的《湖上晚归》,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lǐ gū pú shuǐ,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十里菰蒲水,连阡桑柘园。
湖天平石境,渔火出山门。
宋迹遗僧舍,苏堤接远村。
飞星斜过水,立马已黄昏。

鉴赏

《湖上晚归》是明代诗人龚用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里菰蒲水,连阡桑柘园。
湖天平石境,渔火出山门。
宋迹遗僧舍,苏堤接远村。
飞星斜过水,立马已黄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归湖边的景象。湖泊上的菰蒲草长满了十里水域,水边连绵着一片桑树和柘树的园林。湖天之间是平坦的石头地面,渔船上的火光从山门处点亮了整个湖面。湖边遗留着宋代僧人居住的禅舍,苏堤连接着远方的村庄。夜空中一颗星星斜斜地划过水面,转眼间已是黄昏时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勾勒出湖上晚归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描绘湖泊的水草、园林和石境,以及渔火和禅舍,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湖光山色和人类活动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清幽而宁静的景象。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湖天平石与渔火出山门相对照,凸显了自然与人文景物的交融。同时,通过提及宋代僧人的遗迹和苏堤的存在,诗人将过去与现实相连接,展示了历史的延续和人文传承。

最后两句描述了一颗飞星划过水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幕的降临。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文痕迹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准确的把握,呈现出湖上晚归的宁静和寂寥之美。

总体而言,《湖上晚归》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暗示,呈现了一幅优美而令人沉思的画面。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准确的表达,展现了明代诗人龚用卿独特的艺术才华。

龚用卿简介

明代·龚用卿的简介

龚用卿

龚用卿,字明治,号凤岗,怀安县东门(今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东门村)人,明弘治年间生。明嘉靖五年(1526年),龚用卿中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左春坊、左谕德、翰林院侍读直经筵,每进讲志存规讽。参预修撰《明伦大典》、《大明会典》。嘉靖十五年奉诏出使朝鲜,归国时婉言谢却朝鲜国送的贵重礼品。回国复命,上疏三事,皆见嘉纳。擢南京国子监祭酒,申饬监规,士习一变。不久以病归福州,死后葬福州吉祥山。

...〔 ► 龚用卿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