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台江上
出自明代:高棅的《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
置酒台江上,怅然伤解携。
番禺天万里,矫首南云低。
停舟对君日将暮,目送南云指归路。
乡梦多随蜃母楼,家林近入扶桑树。
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东去台江应到海,唯因流水寄相思。
鉴赏
《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是明代诗人高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置酒台江上,怅然伤解携。
番禺天万里,矫首南云低。
停舟对君日将暮,目送南云指归路。
乡梦多随蜃母楼,家林近入扶桑树。
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东去台江应到海,唯因流水寄相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台江上举行的别意饯行活动中的情景。诗人在江上设宴,心中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和解脱的感觉。番禺的天空广阔无边,南云低垂,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停下船只,面对即将日暮的天空,诗人目送着南云指引归途。乡愁的梦想随着蜃楼的消失而消散,家园的林木近在扶桑树之间。大海的浩渺无垠,难以预料彼此何时再相逢。东去的台江应该到达大海,只因为流水才能寄托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离别场景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番禺天空的描绘,将离别的情绪与广袤无垠的天空相结合,表达了他内心的无尽伤感和无奈。诗中的停舟、目送,以及乡愁的梦想和家园的林木,都是离别时常见的情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诗词更具情感共鸣。最后,诗人以东去的台江应到达大海,但唯因流水才能寄托相思之情,表达了对彼此的思念和期盼。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流畅的韵律,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高棅简介
明代·高棅的简介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 ► 高棅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人倚阑干
出自 唐代 康有为: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 笙歌合沓春风郭
-
得意东风去棹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木兰花慢(施芸隐随绣节过浙东,作词留别,用其韵以饯)》
-
香失半汀蘋
出自 唐代 郑谷: 《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用春字)》
-
无处无笳鼓
出自 元代 邵亨贞: 《摸鱼子 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
- 聒耳蝉嘒嘒
- 曲终顾我笑
-
月明似与人迹远
出自 宋代 苏辙: 《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
少年同仕秦淮口
出自 宋代 周必大: 《徐元敏察院顷和子中兄长篇语颇相属今承出使》
- 闻早缀朝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