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邓文原的名句 > 晚寻樵径扣僧庐

晚寻樵径扣僧庐

出自元代邓文原的《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

“晚寻樵径扣僧庐”出自元代邓文原的《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 xún qiáo jìng kòu sēng lú,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绝顶轩窗纳晚哺,下方灯火听钟鱼。
天连震泽涵元气,地涌浮图切太虚。
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
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

鉴赏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是元代邓文原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月晦日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共有两首)。
上方高窗晚餐准备好,下方灯火闻钟声。
天空延伸至震泽湖,融合了元气的氛围,
地面涌现出迷幻的图案,切开了太虚的幻象。
凉风吹拂立着的松树,我观赏着滑落的石块,
黄昏时我走过樵径,轻拍僧人的庐舍。
孤亭山麓苔藓覆盖,仍然想念那个幽居的人在夜晚阅读书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邓文原在三月晦日游览道场山的经历。他与名叫成父的朋友一同住在清公房。诗中以写景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闻。

首先,诗人描述了晚餐准备好的上方高窗和下方的灯火,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着,他提到天空延伸至震泽湖,显示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壮丽。地面上涌现出迷幻的图案,切开太虚的幻象,这种描写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奥妙的赞叹。

诗中的凉风吹拂着立着的松树,作者观赏着滑落的石块,这些景象传达出山中的宁静和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黄昏时,他走过樵径,轻拍僧人的庐舍,这里展示了诗人与山中生活的交融和互动。

最后,诗人提到山麓的孤亭上覆盖着苔藓,仍然想念那个幽居的人在夜晚阅读书籍。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幽居者的敬仰。

整首诗以写景的手法描绘了作者在道场山的游玩经历,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妙和幽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还透露出对于清静、宁谧生活的追求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

邓文原简介

元代·邓文原的简介

邓文原(公元1258年至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邓文原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 邓文原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