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是明代诗人戴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至愍衰草,
衰草遍平陆。
方晨露染黄,
入夜风销绿。
秋天到了,我感慨萧条的草木,
衰败的草木遍布平原。
清晨的露水渲染成黄色,
夜晚的风吹散了绿意。
别叶有归声,
故蕊无留馥。
劲茎坐自摧,
寒丛竦如束。
离别的叶子有归宿之声,
故意的花蕊没有香气留存。
坚强的茎自身崩溃,
寒冷的丛草挺立如束缚。
彼物既如斯,
我年宁不促。
已失早生荣,
敢冀晚凋福。
那些植物既然如此状况,
我年轻的时光何必急促。
早已失去了早期的荣耀,
敢期待晚年的幸福凋零。
何当即去兹,
纵浪从所欲。
何时才能离开此处,
任由波涛随心所欲。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草木的凋零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他触发了对自身年龄的反思,认识到早期的荣耀已经失去,但仍然怀有希望,期待晚年能够有所收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离开现状、追求自由的愿望。
这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对草木的衰败和自然力量的表现,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的离别、归宿、坚强与束缚等意象也增添了诗词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生命和时光的深思。
戴良简介
元代·戴良的简介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 戴良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有客乘舸自忠州
-
配天载德
出自 两汉 佚名: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长发舞》
- 待学取鸱夷
-
全似玉尘销更积
出自 唐代 陈羽: 《喜雪上窦相公(一作朱湾诗)》
- 抢攘干戈后
-
帝居华盖尊
出自 元代 方回: 《次韵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
神护鬼呵
出自 宋代 岳珂: 《太宗皇帝处分手札御书赞》
-
笔墨余功散缯楮
出自 宋代 苏辙: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
-
始得午桥双鳜鱼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许待制遗双鳜鱼因怀顷在西京於午桥石濑中得》
- 闤闠变迁非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