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郑寅的名句 > 思与共追寻

思与共追寻

出自宋代郑寅的《夹漈草堂

“思与共追寻”出自宋代郑寅的《夹漈草堂》,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ī yǔ gòng zhuī xú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地隔一区石,山高两漈深。
弓旌已陈迹,泉石高余音。
若不登兹境,何由见古心。
遗编湮没久,思与共追寻

鉴赏

诗词:《夹漈草堂》
朝代:宋代
作者:郑寅

夹漈草堂,地隔一区石,
山高两漈深。
弓旌已陈迹,泉石高余音。
若不登兹境,何由见古心。
遗编湮没久,思与共追寻。

中文译文:
夹漈草堂,地隔一区石,
山高两漈深。
弓旌已陈迹,泉石高余音。
若不登上这个地方,怎么能够领悟到古人的心境。
古老的编纂已经消失很久,思想与我一同追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郑寅的作品,描述了一座位于夹漈地区的草堂。夹漈是地名,指的是两个石头之间的缝隙。诗中的草堂位于这个地方,周围有高山和深谷。诗人提到了过去曾经存在的弓旌的痕迹和泉水的悠长回响,暗示着这个地方曾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然而,如果不亲自登上这个地方,就无法体验到古人的心境和情感。诗人表达了对古人遗留文献的思念,并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和探索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夹漈地区的景色和草堂的存在,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思考。诗人认为只有亲身体验和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独特氛围,才能够真正理解古人的心境和情感。诗中的"遗编"指的是古人编纂的文献和著作,这些珍贵的遗产已经湮没了很久,但诗人仍然怀着对它们的思念,与它们一同追寻和探索。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遗产的思念之情。通过对特定地点的描绘和对古人心境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传统价值和智慧的敬重,并倡导人们亲身体验、追寻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郑寅简介

宋代·郑寅的简介

(?—1237)兴化军莆田人,字子敬,一作承敬。郑侨子。以父任补官。累知吉州。召对言济王冤状,忤权臣,被黜。理宗端平初,入为左司郎中,兼权枢密副都承旨。又请为济王立庙,且言三边无备,宿患未除,宜正纲纪,抑侥幸,裁滥赏,汰冗兵,以张国势。出知漳州,进直宝章阁卒。有《包蒙》、《中兴纶言集》。

...〔 ► 郑寅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