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体盈虚
出自宋代:章望之的《和陈述古仙居岩老堂诗》
岩前未老客,期在老樵渔。
抚俗多閒暇,开轩适起居。
读诗明治乱,学易体盈虚。
频许相从否,吾将当故庐。
鉴赏
《和陈述古仙居岩老堂诗》是宋代文人章望之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岩前未老客,期在老樵渔。
抚俗多閒暇,开轩适起居。
读诗明治乱,学易体盈虚。
频许相从否,吾将当故庐。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章望之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态度。诗人自比为一个年纪尚轻的客人,但他期望自己能像老樵和渔夫一样安度晚年。他抚摸着世俗的琐事,拥有充裕的闲暇时光,开启门窗适应自己的生活。他读诗明白了治乱之道,学习易学的体会丰盈而虚无。他经常与朋友约定相互陪伴,但他将选择回到自己的故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和追求的思考。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年轻的客人,意味着他对于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有所领悟。他希望像老樵和渔夫一样能够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远离尘嚣的喧嚣。他抚摸着世俗的琐事,意味着他对于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他拥有充裕的闲暇时光,可以自由地阅读诗书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读诗明白了治乱之道,学习易学的体会丰盈而虚无,意味着他对于人生的哲理和道德观有了一定的洞察和体验。他经常与朋友约定相互陪伴,但他最终选择回到自己的故庐,体现了他对于宁静和独处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感悟,展示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尊重和追求。
章望之简介
宋代·章望之的简介
建州浦城人,字表民。章得象从子。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监杭州茶库,逾年辞疾去。上万言书论时政,不报。兄拱之被诬遭贬,乃历诉于朝,章十余上,卒脱兄冤。覃恩迁太常寺太祝、大理评事。欧阳修、韩绛等荐之,除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及知乌程县,皆不赴,遂以光禄寺丞致仕。宗孟轲言性善,为文辩博,长于议论。著《救性》、《明统》、《礼论》等篇章,有文集。
...〔 ► 章望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