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译文: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南纪仙乡景最佳,
林泉幽致有儒家。
门旌孝义为人范,
殿试贤能是国华。
物象四时供野兴,
图书万卷益生涯。
遥思竹阁凭虚槛,
下瞰章江浸晓霞。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对胡氏华林书院的赞美。诗人认为这个书院坐落在南纪仙乡,拥有最佳的风景,林中的泉水幽美,更有儒家思想的氛围。书院门前的孝义门旗帜成为人们孝义的楷模,而参加殿试的贤能则是国家的瑰宝。这里的物象四季展现了野趣,书籍的数量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远远望去,竹阁依山而建,凭倚在槛前,可以俯瞰章江,看到它在晨曦中沐浴着晓霞。
赏析:
这首诗写景婉转而含蓄,通过描绘胡氏华林书院的美景和书院中儒家思想的滋养,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敬仰和赞美之情。作者通过四时物象和丰富的图书描绘了书院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知识资源,同时也表达了对孝义和贤能的推崇。最后,作者通过遥思竹阁和俯瞰江景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一幅安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凸显了书院的宁静和人文气息。整首诗以简练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学府和古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猜你喜欢
-
皇情非不极
出自 唐代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驸马即司空于公之子)》
-
夜雨彻五更
出自 元代 方回: 《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
-
碛马塞鸿忘旧梦
出自 元代 方回: 《次韵送郝同知还闽二首》
- 浑欲上渔舟
- 整整斜斜扬柳陌
-
此地都将岭作田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
炎方已见来丹荔
出自 明代 孙蕡: 《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
羽士合崆峒
出自 明代 马汝骥: 《过玄明宫故址有伤往事六十韵》
- 来引茶瓯一散襟
- 多病登台今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