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诗词:《偶作》
朝代:宋代
作者:杨简
有心切勿却钩玄,
钩得玄来在外边。
可以罢休依本分,
孝慈忠仍乃天然。
此天然处不亦妙,
费尽思量却不到。
有时父召急超前,
不觉不知造渊奥。
此时合勒承认状,
从古痴顽何不晓。
中文译文:
切莫追求深奥玄妙之学问,
若能把深奥的学问应用于人际关系。
应当依据本分,不可过多得意,
孝慈和忠诚是与生俱来的品质。
这种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多么美妙,
费尽心思却无法领悟。
有时候父亲急需协助与我合作,
我却不自觉地陷入了困境。
此时,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为什么不明白坚持过去的顽固是多么愚蠢。
诗意和赏析:
《偶作》是一首以田园生活为背景的抒发心情的诗词。诗人通过表述自己对于追求学问和顽固坚持的对立观点,展示了人际关系中应有的本分和孝慈忠诚的品质。
诗中通过引用"钩玄"的比喻,表明了不追求深奥的学问,而是将学问应用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虽然追求深奥的学问很有吸引力,但如果不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而过于得意忘形,就是错误的。相反,诗人认为孝慈和忠诚是与生俱来的品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准则,应该坚守本分,不可轻易放弃。
诗人在描述自己对于父亲急需协助的场景时,表现出了自己的无知和困惑。他承认自己思考不周,没有能力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这是一种自我反省,也是一种对于顽固坚持的批判。诗中指出,顽固坚持过去的观点和做法是愚蠢的,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与父亲共同携手。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奥学问和人际关系中的本分和亲情的思考。它引发人们对于如何面对学问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强调了对忠诚和孝慈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杨简简介
宋代·杨简的简介
(1141—1226)明州慈溪人,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杨庭显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富阳主簿。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毋意”、“无念”,“无思无虑是谓道心”等。尝知乐平县,兴学校,教生徒,邑内夜无盗警,路不拾遗。光宗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宁宗嘉定初出知温州,首倡废除妓籍,以廉俭为民所爱戴。官终宝谟阁学士。卒谥文元。有《慈湖诗传》、《杨氏易传》、《先圣大训》、《五诰解》及《慈湖遗书》等。
...〔 ► 杨简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