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武帝》
东南离析僅遺餘,
枉受污名僭帝名。
輸卻當年曹馬巧,
不先受禪且驅除。
中文译文:
东南离析仅有余,
枉受污名假冒皇帝。
输掉当年曹魏马谋巧,
不先让位且被驱逐。
诗意:
这首诗描述的是武帝刘松年在政治斗争中的窘境。他来自东南地区,原本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可是却被迫篡夺皇位,成为伪帝,为此蒙受了污名。他败给了曹魏,无法继续掌权,却也没有先行让位,最终被驱逐出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武帝的同情和无奈。虽然武帝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力,却枉受污名,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诗中的“枉受污名僭帝名”一句,揭示了武帝在执政过程中所经历的困境和痛苦。最后两句“输却当年曹马巧,不先受禅且驱除”,表达了作者对武帝不先让位的遗憾和不满,认为他应该先自觉让权,而不是等到被迫驱逐才离开。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斗争的无奈和对权力交替的思考。
徐钧简介
宋代·徐钧的简介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 ► 徐钧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