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白龙寺
万木梢头见塔尖,
道人于此卜幽潜。
深林六月风敲竹,
古寺三更月入龛。
天旱蛟龙藏窟宅,
水枯鱼鳖露须髯。
我来赤日祈甘雨,
卧听萧萧泻屋檐。
中文译文:在万木的梢头可见到寺塔的尖顶,道士在这里卜算着幽邃的隐士。深林中的六月,风吹击着竹子,古寺中的三更月亮逐渐沉入蒲碗般的殿堂。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白龙寺的寺庙景象。诗人将寺庙的景色与自然环境交织在一起,以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诗人以寺庙为背景,抒发了自然界的喜怒哀乐,以及人类对自然因果的觉醒和依存。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寺庙所处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景仰和依赖,以及他对自然现象的解读和思考。诗人用“万木梢头见塔尖”来形容寺庙高耸入云的景象,展示了寺庙的庄严和壮丽。他又以“深林六月风敲竹,古寺三更月入龛”描绘了在深林中寺庙的景象,以及夜晚月光透过寺庙窗户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以寺庙为中心,描述了天旱时蛟龙隐藏于洞窟之中的景象,水枯之时鱼和鳖露出须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希望,他祈求红日能带来甘雨,静卧听雨声落在屋檐之上。
整首诗以寺庙为线索,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类的存在及其对自然的感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共生关系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敏感和力求与自然相和谐的追求。
猜你喜欢
-
词卷空落人间
出自 宋代 张辑: 《淮甸春(寓念奴娇丙申岁游高沙,访淮海事迹)》
- 楚火照江流
- 犹子匆匆遽索违
-
炎天不易求
出自 宋代 虞俦: 《七月初得雨后大有秋意》
-
牛出标雅箴
出自 宋代 李流谦: 《吾友黄仲秉读枚乘七发至所谓洞房清宫命曰寒》
- 泽国名山九日游
- 既雨久复厌
- 更教何处过明年
-
清樽随处可提携
出自 宋代 陆游: 《六月十八日立秋未旦起行山园口占》
-
杞人鼓腹谣升平
出自 明代 江以达: 《奉赠大中丞应台傅公巡抚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