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龙警夜
出自元代:鲜于枢的《水龙吟 拱北楼呈汉臣学士 郁氏续书画题跋记》
倚空金碧崔嵬,凤山直下如拳小。
仰瞻天阙,北辰不动,众星环绕。
唤起群聋,铜龙警夜,灵鼍催晓。
自鸱夷去后,狂澜未息,从此压,潮头倒。
回睨呀然双璧,问遗踪劫灰如扫。
三吴形胜,千年壮观,地灵天巧。
航海梯山,献琛效贡,每繇斯道。
惜无人健笔,载歌谣事,诧东南好。
鉴赏
《水龙吟 拱北楼呈汉臣学士 郁氏续书画题跋记》是宋代鲜于枢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歌内容描绘了拱北楼壮丽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倚空金碧崔嵬,凤山直下如拳小。
仰瞻天阙,北辰不动,众星环绕。
唤起群聋,铜龙警夜,灵鼍催晓。
自贞夷去后,狂波未息,从此压,潮头倒。
回睨呀然双璧,问遗踪劫灰如扫。
三吴形胜,千年壮观,地灵天巧。
航海梯山,献琛效贡,每旒斯道。
惜无人健笔,载歌谣事,诧东南好。
诗意:
诗人通过形象、动态的描绘,表现了拱北楼壮丽景色的壮丽和神秘之处。通过借景抒怀,描绘了山势峻峭,星空灿烂的景象,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赏析:
诗词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通过描绘拱北楼的壮丽景色,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以山和星空为背景,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凸显出山势险峻、星空灿烂的美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诗词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意境和绚丽的图景,使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磅礴之美。作者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赋予山峦和星空以生命和灵性,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这种美感。
整体上,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描绘了壮丽而神秘的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思考。
鲜于枢简介
元代·鲜于枢的简介

鲜于枢(1246-1302),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 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 ► 鲜于枢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