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高宗皇帝挽词》是宋代文人萧燧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画翣排仙仗,
龙輴去莫攀。
衣冠藏汉庙,
弓剑閟桥山。
宇宙精神惨,
臣民涕泗潸。
尧阶蓂荚在,
无复望慈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萧燧为悼念宋高宗赵构而写的。高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诗词中表达了对高宗离世的悼念和哀伤之情。
“画翣排仙仗,龙輴去莫攀。”这两句描绘了高宗的灵柩,并暗示了他已成仙。仙仗是送仙人去往仙界时使用的庄严行列,龙輴则是指龙车,都是表达高宗离世的场景。
“衣冠藏汉庙,弓剑閟桥山。”这两句描述了高宗的尸首被安放在皇宫中的汉庙,而他的军队也停止了行进,不再渡过梓州的閟桥山。这里展现了高宗离世后,朝廷和军队的失落和停滞。
“宇宙精神惨,臣民涕泗潸。”这两句表达了高宗去世后,大臣和百姓的悲痛之情。整个世界都变得暗淡和悲伤,人们眼眶湿润,眼泪滴落如泉水潸然。
“尧阶蓂荚在,无复望慈颜。”最后两句表明高宗的儿子已经坐上了皇位,高宗无法再望见他儿子慈爱的面容。这里既是对高宗的哀叹,也暗示了后代皇帝未必能像高宗一样多才多艺。
整首诗词利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和描绘手法,凭借深邃的含义和悲怆的情感,将对高宗的深深怀念和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表达高宗亲历国运兴衰,臣民涕泗潸的悲伤氛围,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幻。整首诗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堪称宋代悼词的佳作。
萧燧简介
宋代·萧燧的简介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治所在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人。南宋大臣。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萧燧复出为官,授董州教授后历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国子司业兼代理起居舍人、起居郎、左司谏、右谏议大夫、同知贡举、严州知州、婺州知州、国子祭酒、枢密院都承旨、代理刑部尚书、代理刑部尚书兼代理吏部尚书、侍讲、侍读‘。宋高宗赵构死后,萧燧充任永思陵按行使,授任参知政事,不久充任永思陵礼仪使,代理监修国史日历、代理知枢密院。萧燧年老请求归隐,皇上授为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归乡养老。绍熙四年(1193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号正肃。
...〔 ► 萧燧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