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月夜登楼》
维舟古柳傍严城,
借我今宵倚晚晴。
一笛清风秋万里,
半楼残月夜三更。
客怀耿耿清樽窄,
世故悠悠白发生。
醉倒拍床谁唤醒,
辘轳声里辨长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月夜登上楼台的情景。诗人触景生情,看到古老的船只靠在严城旁边,借助这一夜的晴朗,他感受着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清风吹来,笛声悠扬,唤起了他对秋天无边的遐想。夜色已深,楼上的月亮半遮半掩,显示着午夜三更的宁静与神秘。诗人感慨客情深厚,纵使耿耿于怀,酒杯也越发狭窄,而世故之事却依然如悬在心头,岁月的流转也让他的白发如雪生长。在醉意之中,他不知是谁拍床唤醒了他,辘轳声中也听到长庚(指北斗星)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夜晚登楼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诗人借着一夜的宁静,思考人生的起伏和沧桑,以及个人的际遇与处世之道。古老的船只和残月都是历史的象征,与诗人的客情产生共鸣,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岁月变迁的思索。而茫茫夜色中,酒意已醉,诗人的思绪涌动,他的白发见证了他经历的风霜和沧桑,却也触动了更深的回忆。整首诗意境凄迷,暗示了诗人在沉寂中从容的人生态度和对历史的思考。
猜你喜欢
-
山河举目虽异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
泣雨伤春翠黛残
出自 唐代 段成式: 《折杨柳七首(第一、二、四首一作王贞白诗)》
- 一剑行空神鬼惧
-
春愁能浩荡
出自 唐代 李嘉祐: 《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
- 犹是衲僧寻常行履
- 去日良已半
-
同翻几叶新
出自 宋代 宋祁: 《智成上人奉陪中山公赴淝上》
- 无肉亦奚伤
-
平安信好
出自 元代 袁士元: 《满庭芳 寿范竹友老乡长》
- 上水开帆取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