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释智同的名句 > 法身何许人

法身何许人

出自宋代释智同的《

“法身何许人”出自宋代释智同的《颂》,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ǎ shēn hé xǔ ré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云门透法身,法身何许人
雁回沙塞北,鹦鹉慕西秦。

鉴赏

《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其作者是释智同。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动物来表达诗人对佛法和修行的赞美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

云门透法身,
法身何许人。
雁回沙塞北,
鹦鹉慕西秦。

诗意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云门透法身”,云门是一个禅宗寺庙的名字,表示佛法的宣扬和普及正在进行中。法身则指的是佛陀的法身,也可以理解为佛法的真谛和修行的境界。诗人表达了佛法的普世意义和修行对个人的深远影响。

第二句“法身何许人”,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意思是佛法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以领悟和体悟的呢?这是一个关于修行者的思考和探索。

第三句“雁回沙塞北”,写出了一幅北国沙漠中雁群归来的景象,这象征着自然界的迁徙和生机盎然。同时,也可以将雁的归宿和诗人对佛法的归宿做类比,表达了对佛学和修行者追求真理的执着。

最后一句“鹦鹉慕西秦”,西秦是一个历史上的佛教名山,因此鹦鹉对西秦的憧憬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敬仰。

整首诗词通过对飞鸟的描写,将人类和佛法相联系,表达了个人对佛法的向往和敬仰。通过自然景物的选择和描绘,诗人传递了一种对佛法真谛的探索和对修行者的敬重。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生动的描写,给人以灵感和启发,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热爱和渴望。

释智同简介

宋代·释智同的简介

释智同,青原下八世,双泉宽禅师法嗣。住鄂州(今湖北武昌)建福寺。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

...〔 ► 释智同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