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悟空塔》是宋代释赞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浮图萧瑟入虚空,
一聚全身罔像中。
传马祖心开佛印,
识龙潜主示神通。
毫光委坠江楼月,
道气馨香海岸风。
此地化缘才始尽,
更於何处动魔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悟空塔的景象,表达了赞美佛法和禅宗思想的信仰与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浮图萧瑟地进入虚空中,人物形象虚幻不定,表达了禅宗“无我”、“空”之理念。马祖心中开启佛法奥秘,能够明白龙潜的主示契机,表达了禅师对于禅宗的领悟和境界提升。毫光洒落江楼月上,道气悠然馨香海岸风中,表达了佛法的光明与馨香,以及其超越了现实世界的神秘力量。诗词最后表达了这个地方的缘分已经结束,进一步引出了魔宫飞快动荡的景象,隐喻俗世纷扰,人们应努力追求超脱和解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写景描写表达了禅宗的理念和信仰,在描绘中融入了佛教的神秘与超越,并通过对比表达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繁忙和躁动。诗词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节奏明快,通过描写细腻的意象和充满情趣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禅宗的奥妙和博大精深。同时,诗词中的虚幻和超脱的境界也激发了人们对于自身灵性的思考和追求,给予人一种心灵的启发和安慰。
释赞宁简介
宋代·释赞宁的简介
释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祐十六年生,天成中出家,清泰初入天台山(《小畜集》卷二○通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吴越中,置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入宋,改赐通慧大师。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充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咸淳临安志》卷七○)。四年卒,年八十三(《释氏疑年录》卷六)。一说咸平二年卒(《释氏稽古略》卷四)。《西湖高僧事略》等有传。今录诗八首。
...〔 ► 释赞宁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晚日低霞绮
出自 唐代 韩琮: 《晚春江晴寄友人/晚春别》
- 南望晓成雪
-
散破苦嫌饥雀下
出自 宋代 陈文蔚: 《岩叟约观棲隐檐蔔雨阻和前韵送酒再用韵答之》
- 东风始动花始蕊
-
箪瓢不改乐
出自 宋代 胡寅: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布被》
- 追陪强韵愧难过
-
佛来不肯下禅床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
- 碧梧小院风细
-
同心结上桂枝香
出自 无名氏: 《临江仙·乐奏箫韶花烛夜》
-
五字诗名著少年
出自 宋代 顾逢友: 《史云麓先生席上赠顾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