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循海隅
出自宋代:释昙颖的《四明十题其三·含珠林》
山为骊龙盘,谷作骊龙腮。
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
何须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鉴赏
含珠林,拟人化为珠树的名字。现在分析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是骊龙盘踞,谷地则是骊龙的腮。含珠林中有一颗珠树,不知是谁采摘了明月。何必到海边寻找?嘲笑蚌壳中还未成形。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人工化的手法,将山和谷拟人为一条骊龙,形容山脉蜿蜒的曲线和谷地如两片凸出的腮帮子。其中的珠树则象征着如月光般珍贵的事物。诗人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珠树存于山和谷之间,明月之美还未被人发觉,何必到海边去寻找?嘲笑那些连最初形态都未成形的蚌壳。
赏析:
这首诗词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化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思考。诗中的骊龙状山脉和谷地形象生动,给人一种雄奇壮丽的感觉,同时也暗含了山水之间的相互牵连。珠树象征着珍贵的事物,明月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描绘珠树中未被发现的明月,表达了珍贵事物尚未被人发觉的意思。而最后两句则以嘲笑的口吻,表达了对那些幻想得太早,实际还未成形的人的不屑和自嘲。整首诗词情景交融,既有山水之美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释昙颖简介
宋代·释昙颖的简介
释昙颖(九八九~一○六○),俗姓丘,字达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南岳十一世(《五灯会元》卷一二谓南岳下十世)谷隐聪禅师法嗣。年十三依龙兴寺。长游京师,与欧阳修为友。东游,初住舒州香炉峰,移住润州,主明州雪窦,又移住金山龙游寺。仁宗嘉祐五年卒,年七十二。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二七、《五灯会元》卷一二、《四明山志》卷二。今录诗十三首。
...〔 ► 释昙颖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