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向生绡屏上
出自宋代:陈康伯的《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台上凭阑干。
犹怯春寒。
被谁偷了最高山。
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寒间。
特地遮拦。
与天一样自漫漫。
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幽芳独秀在山林。
不怕晓寒侵。
应笑钱塘苏小,语娇终带吴音。
乘槎归去,云涛万顷,谁是知心。
写向生绡屏上,萧然伴我寒衾。
鉴赏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康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站在台上凭栏杆,
仍感到春寒。
最高的山被谁偷走了?
难道六丁把它带走了,
不在人间?
但它仍然在黎明时分,
故意遮挡着。
它和天空一样无垠。
喜得东风停止吹拂,
它仍然追逐着。
它在山林中幽雅地独自绽放。
不怕清晨的寒意侵袭。
应该嘲笑钱塘的苏小,
她的语言带有吴越方言。
乘着船回去,
在千万浪涛中,
谁是我真心的知己?
将这写在生绡屏上,
萧然陪伴着我的寒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为主题。诗人站在高台上,感到春天的寒冷,同时思考着最高的山峰不知何时消失。他怀疑是六丁(可能指山神)将山带走,使其不再存在于人间。然而,清晨时分,山峰仍然以自然的方式存在,挡住了太阳的光芒。山峰宛如天空一般广阔无垠。喜得东风停止,山峰依旧追逐太阳,展现出它独特的美丽。它在山林中独自绽放,不惧怕清晨的寒意。诗人嘲笑了钱塘的苏小,她的语言带有吴越方言,与诗人的心境不符。最后,诗人乘船回去,面对汹涌的浪涛,思考着谁才是他真心的知己。他决定将这些思绪写在屏风上,与自己的冷被相伴。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峰的存在与消失、东风的停止和继续,以及钱塘苏小的嘲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真正知己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描绘了自然和人情之间的关系,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陈康伯简介
宋代·陈康伯的简介

陈康伯(1097年— 1165年4月10日[1] )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 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 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 陈康伯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鸳行既接参差影
出自 唐代 戈牢: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 古人贵将命
- 群仙宽坦荡
- 酒阑一笑看吴钩
-
姱修甘俗改忤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寿李悦斋五首和三劳使尹使君韵》
-
馀馨独鼻观
出自 宋代 郑刚中: 《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
-
山对括苍深
出自 宋代 王禹偁: 《送正言杨学士之任缙云》
- 林居烟雨昏
- 伫公归法从
-
故人客馆中天开
出自 宋代 范成大: 《胡宗伟罢官改秩,举将不及格,往谒金陵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