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送汪时法归金华》这首诗是宋代吕祖俭创作的。诗歌描绘了一个壮观的景象:霁虹消散,系着船的缆绳解开了,江水波澜起伏,风却不顺着船行的方向吹,使船易于横行。诗人表达了对别离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与别人面对面交流。
诗句的中文译文:
彩虹的云雾散去,船上的缆绳解开了,
江水波浪起伏,风却横行。
靠着近在咫尺的青泥,衬着淡淡的月色,
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坐下来,说说心里话。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情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亲友、知己的思念之情。与常常用离别来表达思念的诗词不同,这首诗着重强调了诗人渴望面对面交谈、倾诉内心的心愿。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无奈。诗中的"霁虹"指的是雨后彩虹,霁虹消散,象征着离别的心情。"风不随人舟易横"则表达了无论面对什么困难,人始终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进。"咫尺青泥"指的是离自己很近的一片青色泥土,象征着渴望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内心愿望。整首诗既着重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也传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感。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观察:
1.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通过描绘彩虹消散、江水波浪起伏等自然景观,将自然的变化与人情相结合,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共通之处,也增添了诗歌的美感。
2.别离之情的表达:诗中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亲友、知己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无奈。
3.命运的无奈感:诗中的"风不随人舟易横"一句,表现了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命运无法完全掌握,诗人不禁感到无奈。
总体来说,《送汪时法归金华》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别离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具有了深深的诗意。
吕祖俭简介
宋代·吕祖俭的简介
(?—1196)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子约,号大愚。吕祖谦弟。受业祖谦如诸生。历通判台州。宁宗即位,除太府丞。因赵汝愚罢相,上封事极谏,忤韩侂胄,安置韶州,未至,改送吉州。在谪所读书穷理,卖药自给。遇赦量移高安,卒。追谥忠。有《大愚集》。
...〔 ► 吕祖俭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从来李郭多投分
出自 宋代 郭应祥: 《虞美人(茂叔、季功置酒稽古堂,以瓶贮四花,因赋)》
-
高飞展转心无疑
出自 唐代 鱼又玄: 《题柳公权书度人经后(一作虞有贤,题云送卧云道士)》
-
野老林下醉
出自 唐代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清明后忆山中》
- 努力加飧食
-
示我不啻千明榼
出自 明代 张羽: 《倪元镇画竹沈御史所藏》
-
志欲山林成独往
出自 宋代 赵蕃: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
- 此外便何求
- 石坛夜焚香
- 文书堆案睡自语
- 潇洒浑无俗客过